杏耀2首页

杏耀2网站xml地图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位置: 部门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既要防疫 也要防骗|学校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教育课程直播互动活动

发布时间:2022-04-30   发文部门:保卫处    作者:王向慈   点击:


为了持续增强我校师生的反网络电信诈骗意识🏊🏿,切实有效的减少我校网络电信诈骗的发案率。2022年4月28日晚上7点半🍚,保卫处组织双立宣讲队,将反诈骗小课堂搬到了线上,采用抖音直播的方式跟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反诈骗宣讲互动。



双立宣讲队简介🧎🏻‍♀️:双立宣讲队成立于2022年4月,是在学工处和保卫处领导下以双立班学子为基础的学生组织🧐,旨在以学生的视角对校园安全教育知识进行解读和科普。他们来源于学生,更贴近学生🍿👵🏻,是我校安全教育宣传体系的有效补充🤟。



双立学子方刚,涂文丽🧑🏿‍🎤,熊静妮作为本次的宣讲主播🧕,直播过程中,为大家生动的讲解了诈骗的常用套路和一些防骗知识𓀈,并总结了一套识别网络电信诈骗的公式✍🏼,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和赞同。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他们精彩的直播内容吧👨🏽‍🏭。

一、什么人容易被骗

1、过于自信的人、贪图小便宜的人;与我们平时认知的情况不同,事实证明,喜欢耍小聪明的人更容易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此类人有谜一般的认知自信📝,不接受任何反诈宣传🪖,甚至有些抵触,自信地认为自己不会笨到被骗。此外,还一些人喜欢钻空子,喜欢在网络上“薅羊毛”,认为足不出户也能赚大钱👨‍🎓。这类人是高危被骗群体,几十种诈骗手法🐕👨‍👨‍👦‍👦,就等你的一个不小心栽进去。

典型案类🤾🏻‍♂️:贷款诈骗、刷单诈骗、投资理财诈骗、网络交友诱骗投资、赌博诈骗🐠、购物退款诈骗等👩🏼‍🎨。

2、涉世不深的人;此类人或还未走出校门👩🏻‍🦰,或刚刚步入社会🪤,总之就是不谙世事,无法分辨复杂社会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他们普遍有恐惧害怕的心理🍶,诈骗分子常常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让被害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状态,有时一通电话就能逼得他们嚎啕大哭,然后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的清白,直至钱款被转走。或者是利用被害人对社会知识或一些常识的缺乏➾,从而诱导进行错误操作最终把钱款转走。

典型案类:冒充公检法诈骗、注销校园贷诈骗🔁、冒充电商客服诈骗等🚴🏽‍♀️。

3、不谨慎,粗心大意🔦、好面子的人🎖🤟🏼;这类人大多有盲目信任心理,往往不加核实就轻信对方👰🏿‍♂️,按骗子的指示进行汇款。这类诈骗多发于校园,最典型的套路就是QQ或微信被盗,然后骗子以原主人的名义在列表广泛撒网,等着这类人上钩🫷🏽,这类人往往还有个好面子的心理就是即使发觉有不太对劲的地方,但是碍于熟人面子,不太好意思去进一步核实,被骗子轻松骗走信任最后上当受骗。还有一些喜欢网上猎奇的人🦐,在碰到裸聊类电信诈骗时⚈,骗子也是利用受害人维护“面子”的心理进行威胁从而实施敲诈🖍。

典型案类👨🏽‍💼:冒充熟人诈骗💇🏻、裸聊诈骗、杀猪盘诈骗等。

二、受骗者的心理弱点

1🐽、贪念据不完全统计,约有70%的诈骗案件🧛🏿,是骗子利用了人的贪念实施成功的🧑🏿‍⚖️。施以小利📀,诱骗上钩🙌🏻🏊🏼‍♂️,放小抓大,最后拉黑走人🙋🏽‍♀️。更深入一些就是加入一些“爱情”的元素🤦🏽‍♀️:网上结交男女朋友后🚶🚱,逐步诱骗其进行赌博🚴🏿‍♀️🛗、投资🤤,最后骗光受害人所有钱财,甚至使其欠下一身债务🤸🏻。目前最高发的贷款诈骗也是如此,号称无抵押、低息👩🏽‍🌾、快速放款,“贷款者”觉得仿佛天上掉馅饼一般,逐步按照对方所说的去操作🫱🏻,最终越陷越深。

2、恐惧诈骗分子利用人的恐惧心理实施诈骗的手段由来已久,冒充公检法诈骗的骗术已经过20余年的发展,通过一部电话,就能对受害人进行远程控制,目前依然不少人被骗,且涉案金额巨大。近期还有注销贷款账户诈骗,骗子这样恐吓受害人——如果不注销贷款记录会影响征信👇🏿,影响未来贷款买房🏋🏿‍♀️💂、买车🫄🏻,最后诱骗其一步步进行转账操作。

3、不谨慎最直白的表述就是“粗心”,转账汇款不经过任何核实☀️,刚汇款出去才猛然惊醒⚃🍰,可为时已晚🦡。QQ冒充熟人诈骗就是个典型案类🧚🏼‍♀️,“熟人”的范围很广,包括领导、老师*️⃣、小孩🚣🏿‍♀️、朋友等👨🏼‍🏫。对于此类诈骗,骗子最怕你进行核实,会不断地催促你,说这件事很急,要马上办🤾🏽‍♀️,就等着你的一个“不谨慎”。

在没有任何事物干扰的情况下,一般人总能保持平和、理性的心理状态,但是遇到问题(骗子设置)后🏯,往往乱了心智🙇🏼‍♂️🌲。如同考试的时候,你突然遇到一题难题,接下来的答题就全乱了。你越乱、越想辨🤥、越想争,就更容易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诈骗分子犯罪手段繁多,就是善于抓住我们的这些心理弱点,或通过取得信任🧻,或通过进行恐吓等等,最终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三、如何破解骗子的套路

记住这个公示:不能明确核实的身份+线上沟通的方式+和“钱”有关的操作=诈骗

这个公式能准确的识别是否是遇到了诈骗🤽🏻‍♀️,这里详细解释这个公式。

1🥒、不能明确核实的身份✌🏼:是指没有经过身份核实,或对方有一堆理由避开你的身份核实操作的。

2、线上沟通的方式:采用的沟通方式不是当面沟通的。

3☄️、和“钱”有关的操作:内容有和“钱”有关的操作。

这三个要素一旦符合🧘🏻,一定是诈骗。

四、防骗总结

1、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拦截一些诈骗电话🩴,不小心接听了诈骗电话或者相信了诈骗短信也会收到来着国家的及时提醒。

2、坚决不汇款🍧,不转账。针对各类不断升级的骗术,我们应坚持做到“四不”: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𓀇,遇事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管骗术如何变🧑‍🎄,我不转款应万变!

3🧑🏼‍🏭、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妥善保管好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手机等🤽🏻。

4🟣、有疑问想咨询就拨打96110。

编辑:王向慈

审核:余执坚

江西省医药学校保卫处©版权所有

杏耀2